企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建设要点众所周知,危废领域有一个说法叫“三吨入刑”,指的是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构成污染环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在“两高司法解释”中确定的。在司法实践中非法排放、倾倒、处置行为怎样认定呢?2025 年 2 月 20 日“两高三部”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做了解释,要从其行为方式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或者行业操作法律规范、污染物是否与外环境接触、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的危险或者危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推断,体现了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司法制度、最严密的环保法治理念。企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固废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一步强化了产生者的主体责任,并提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在这样一个法律背景下,企业危险废物的标准化管理显的尤为重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行之有效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标准化、标准化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还是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考核的硬性指标。《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中的首项考核项目便是“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并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且在明显的位置张贴责任信息。由此可见建立并落实清楚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不仅是做好危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完成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考核的重要保障。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建设要求在设计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时,建议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三化原则,即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它是危险废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贯穿危险废物管理的全过程。其次,是制度衔接,即在人员安排、任务分配、奖惩措施等方面与现有的环保制度、岗位管理责任制度等是否可以有效融合,避开因条款冲突而导致制度无法落实。再次,是全程监管,即制度是否涵盖了危险废物的收集、转移、贮存、自行利用/处置或委外利用/处置的全部环节,以免覆盖不全导致工作遗漏,出现责任不清、主体不明的情况。最后,是贯彻落实,即设计的制度能否回答清楚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合适吗,这四个问题。在设计制度时,企业需将本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识别完全,做到囊括无遗,明确管理对象;将危险废物管理的各项工作责任到岗,做到各司其职,明确管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