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这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活动。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可概括为生存、进展和获利,其中获利最大化应该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一、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股东权益最大化 以美国为代表。在美国,企业股东以个人股东居多,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职业经理的酬劳也与股票价格直接相关,因此,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而股东权益也是通过股票的市价得以充分体现。因此,股东权益最大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财务管理目标。 事实上,股东权益最大化有其不足之处:其一,股东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还包括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而带有很大的波动性,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其二,经理阶层和股东之间在财务目标上往往存在分歧。其三,股东权益最大化对法律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人力资本所有者参加企业收益的分配,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且实现了企业财宝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宝制造者的转化,这已成为世界经济进展的一种趋势。 (二)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与股东财宝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酬劳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育安定性股东;第二,制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怀职工利益,培育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加,培育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怀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加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以上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宝的制造者,提供劳动必定要求合理的酬劳;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