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_第1页
1/52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_第2页
2/52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_第3页
3/52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内容摘要〕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是 20世纪 70 年代后在特定背景下进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以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以及公共行政讨论提供了不同的视野。管理主义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基本价值的偏颇;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公私管理的混淆;不当的顾客隐喻等。21 世纪公共行政的重建需要关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关注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互动,不可陷入偏狭的陷阱。〔关键词〕公共行政 管理主义 反思性批判一、 导 言自 1980 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正如学者罗森布鲁姆所言,由政府再造所促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理论及实务均已展现其独特之处,成为与传统管理途径、政治途径以及法律途径并驾齐驱的新讨论途径。(Rosenbloom,1998,)同时亦对公共行政学之进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学者哈贝马斯的分类,科学认知包括三种旨趣,即经验-分析性科学(empirical analytical science)、历史-论释性科学(historical-hermeneutical)以及批判取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本文的旨趣在于分析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主张以及实践的内涵,探讨其出现的环境系络(context),进而进行批判性反思。二、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之内涵从 1980 年代以后,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一运动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甚至具有政治理念色彩的名称,如新右派(New Right)(Gray,1993)、新治理(New Governance),尽管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却描述着相同的现象,即传统官僚体制已经被新型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所取代,并认为公共部门正出现出新的典范(New Paradigm)(Owen ,1998,)。那么,这种公部门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呢?依据 OECD 所作的界定,西方国家所展现的政府改革的共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纳;服务以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以及竞争功能的引入。学者拉森和斯图亚特(Ronson & Stewart,1994,P14-15)认为,它包括:视人民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价值;制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扩大个人以及私部门自理的范围;购买者的角色须从供给者的角色中分离出来;契约或半契约配置的增加;由市场来测定绩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