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德神路养生养老度假村产业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报告及 投资效益分析一、当前社会现状及前景展望:首先,退休老人是养生养老度假村的主要目标群体。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以上人占总人的 7%或 60 岁以上人占总人 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统 计,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到达 1.44 亿,占总人的 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 龄人的比例将以年均 3.2%的速度增长,从 21 年到 2025 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 596 万人进入老龄,大约在 21 世纪 40 年代,人老龄化程度到达顶峰;2030 年前后,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估计增至 4 亿左右;到 2050年,我国 60 岁和 65 岁以上的老龄人总数 将分别到达 4.5 亿和 3.35 亿,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 不争的事实。目前“421 模式家庭越来越多,即“个老人、1 对夫妻、1 个孩子。这些家 庭引发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 4 为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 2 到 3 为老人,养老压力相当大。就北京地区而言:27 年, 北京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超过 243 万,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根据兴旺国家的标准, 1 名老人中,应有 5 至 7 人能住进养老院。也就是说,北京市有 12.15 万至17.01 万人能 住进养老院。由此推算,北京的福利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养老机构的开展空间非 常大。1.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人公寓的产生和开展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以来,三之家 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 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队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开展竞 争条件下要照料 4 个老人和 1 个小孩,时间和精力严重缺乏,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 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没完没了的家庭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人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 出。2.养老观念发生转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人们认为养老院是那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国内老年 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转 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 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 的特点,因此老年 人不堪忍受空巢 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