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条文解读第一章总则总则是对法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是立法基本精神的核心表达, 对整部法律中其他各项具体规定具有指导作用。本章共有 10 条,主要包括立法目的、调整 围、管理体制、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农产 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发布制度、以与国家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和先进 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等容。1、第一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 进展,制定本法”。人们每天消费的食物大部分是直接来源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称的农 产品。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人们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对人 民高度负责的表达。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产品质量状况 总体上不断提高,但亟待依法规,加强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虽已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和产品 质量法,但食品卫生法不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活动;产品质量法只适用于经过加工、 制作的产品。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 济进展,专门制定了本法。本条包括以下容:(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作为城镇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广阔人民群众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广阔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国务院 1992 年就出台了《关于进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并实行了 一系列措施,不断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1997 年后我国农产品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 转变,农业进展进入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并提升农业效益的新阶段。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农业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一项工作重点,自 21 年 开始,以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监管、质 量追溯和市场准入等环节为重点,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22 年 5 月, 农业部发布公告,公布淘汰和禁止使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