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舞曲曲式分析(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一部分(1~48 小节)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个乐段各自反复一次。A 乐段(1~16 小节)是由 aa 两个 8 小节平行乐句规模构成的方整型乐段。两个乐句可以分别划分为 4+4 两个乐节。随后, A 乐段变奏重复一次进入 B 乐段(32~48小节)。B 乐段是由 bbbc 四个 4 小节部分重复的乐句规模构成的方整型乐段。通过反复记号, B 乐段原样重复一次进入三声中部。三声中部(49~70 小节),单二部曲式。两个乐段各重复一次。C 乐段(49~54 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 3+3 对称结构。通过反复记号原样重复一次。D 乐段(55~62 小节),仍然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 4+4 方整型结构。其中两个乐句还可以再细分为 2+2 两个乐节。随后进入 D 乐段的原样重复(63~70小节)。再现部(71~104 小节),为第一部分的原样再现。再现时第一部分没有反复,最后音乐通过两小节的补充终止结束。综观全曲,从结构规模上看:全曲分为三部分,除去重复的部分,仅有四个乐段,其基本结构可以看作是复三部曲式的最简化形式。其中,作为判别乐曲是否为复三部曲式的重要标志的第一部分为单二部曲式,是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的最小结构形态; 48 小节。三声中部为单二部曲式, 22 小节。再现部是原样再现, 34小节。作品曲式结构完美而严谨。另一个版本:首部为单二部曲式,调性是单一的#f 和声小调。A 段是由 8+8 平行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主题旋律简洁优美,具有匈牙利舞曲风格的附点节奏贯穿全曲,连奏与断奏、单音与琶音相结合的伴奏织体更将匈牙利民族豪放粗犷的性格烘托得淋漓尽致;A1 段主题旋律叠加八度演奏,将 A 段变奏重复一次。B 段为 4+4+4+4 乐句结构,主题旋律变为三、八度形式的柱式和弦,伴奏织体变为分解和弦式的顿奏,并且模进、离调手法的运用及速度、节奏的变换,令乐曲情绪更加热情、整体的振奋气概比 A 段更为强烈,此乐段原样重复一次。(见本文第 51 页谱例 3-2-14,前四小节为 B 段最后终止)三声中部也是一个呈示型的单二部曲式,调性转入同主音大调#F 大调,速度转为快速且有生气的快板。C 段由 3+3 平行乐句构成,左右手节奏同步的主题旋律轻巧欢快、清楚明了,舞曲风格更为强烈;D 段为 4+4 平行乐句结构,每个乐句的前后两小节在速度和节奏上形成了前慢后快、前弱后强、前松后紧的强烈性格对比,更为生动地突显了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