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事故应急处理 化验室内应备有急需救箱,并常常检查,保证齐备无缺。箱中应有:消毒纱布、消毒棉花、消毒绷带、止血带、红药水、碘酒、橡皮膏、烫伤油膏、乙酸溶液(体积分数 3%~4%)、碳酸氢钠(20g/L)、硼酸饱和溶液、乙醇、洗眼杯、消毒镊子及剪刀等。 意外事故的处理(1) 起火。起火时,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实行切断电源、移去易燃药品等措施)。灭火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紧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打滚,或快速以大量水扑灭。 (2) 割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应该先取出伤口中的玻璃碎片或固体物,用 3%H2O2 洗后涂上紫药水或碘酒,再用绷带扎住。大伤口则应该先按紧主血管以防大量出血,急送医务室。 (3) 烫伤。烫伤不重时,可涂凡石林、万花油、京万红,或者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扎伤处;烫伤较重时,立即用蘸有饱和苦味酸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或纱布贴上,送到医务室处理。 (4) 酸或碱灼伤。酸灼伤时,应当立即用清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再用 3%NaHCO3(小苏打,即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处理;碱灼伤时,水洗后用 1%HAc(乙酸,也叫醋酸)溶液或 H3B03(硼酸)溶液冲洗。 (5) 酸或碱溅入眼内。酸液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15 分钟以上,再用 3%NaHCO3 溶液洗眼;碱液溅入眼内时,先用清水冲洗眼睛,再用 2%H3BO3 溶液洗眼。最后均用蒸馏水将余酸或余碱洗净。 (6) 皮肤被溴或苯酚灼伤。应当立即用大量有机溶剂如酒精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后在受伤处涂抹甘油。 (7)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气体。吸入 Cl2(氯气)或 HCl(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 H2S 或 CO 气体而感到不适时,应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奇空气。应当注意,Cl2 或 Br2 中毒时可进行人工呼吸,CO 中毒时不可使用兴奋剂。 (8) 毒物进入口内。将 5-10mL5% CuSO4 溶液加到一杯温水中,内服,然后把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务室。 (9) 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以免中毒。四不损害“四不损害”是指我不损害自己;我不损害他人;我不被他人损害;我保护他人不受损害。(一)我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