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确认制度1 为了医疗安全,必须采集患者身份的真实信息:1.1 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填写门诊病历的身份信息。1.2 持二代身份证的就诊患者可直接扫描录入身份信息。1.3 住院患者须如实填写入院通知单上的信息。2 在医院所有场所进行的诊疗操作之前以及诊疗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患者身份确认。包括:问诊前、给药或发药、输血或血制品、手术、有创性操作、静脉注射、采血或采集其他标本、检查之前、患者转交接、报告危险值、血液透析、放射治疗、发放饮食、其他任何诊断、治疗、操作等。3 挂号室在输入患者信息时必须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患者信息加以核实。为鼓舞患者参于患者身份识别,患者需自述姓名,需要时配合核对进一步信息如生日,住址,手机号等。4 门诊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需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发现不符,及时纠正:4.1 患者或家属持有效证件到门诊病案室纠正电脑中的错误信息。4.2 协助患者纠正纸张错误信息。5 门诊医生在为医保患者开写处方、各种检查单及住院证时必须核实患者姓名、病历号、年龄、性别和医保卡;由于核对不认真而发生的医疗费用,根据医保规定由该医生本人承担。6 住院患者由住院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和医保类别,并打印条码身份腕带。7 每位入院患者到达病区时,责任护士应核对住院病历首页上的患者姓名、病历号、性别、诊断等信息是否与患者住院证、医保证、条码身份腕带上的信息相符,如有不符,按上述第 3 点执行,并为患者佩戴身份腕带:7.1 佩戴腕带前,应认真核对患者医保证。7.2 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7.3 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陈述患者的身份。7.4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条码身份腕带,如有遗失或损坏,必须立即补上新腕带。7.5 身份腕带一般应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8 使用二种以上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中必须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条码识别。患者姓名的辨识方式:询问患者姓名,如:“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患者所回答姓名与医务人员所持辨识工具上的姓名的一致性。患者病历号的辨识方式:住院患者扫描条形码;门诊患者刷卡(就诊卡、医保卡、市民卡等)、问诊前询问姓名,电子系统就诊队列中选择核对患者姓名、核对各类表单等方式辨识患者病历号,从而保证病历号信息的准确性。9 特别患者的身份确认识别9.1 多胞胎新生儿出生时a 每一个新生儿姓名栏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