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管理制度一、为了加强项目对主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项目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二、本办法所称主要危险源,是指在危险源明白卡上所规定的危险源。三、存在主要危险源的部门,其部门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四、对主要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安全协调办公室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五、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2、 主要危险源明白卡;3、 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六、项目在施工前应填写《主要危险源明白卡》,报送安全协调办公室备案。七、对新产生的主要危险源,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当及时报送安全协调办公室备案;八、项目安全协调办公室应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九、安全协调办公室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实行的应急措施(可根据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十、安全协调办公室或现场负责人应当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十一、各施工单位应当在主要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主要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十二、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监控,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记录在案上报机械部和安全协调办公室进行备案。十三、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检查情况报送安全协调办公室。十四、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主要危险源,各施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实行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安全协调办公室或有相关监督安全职责的部门。十五、安全生产协调办公室应当制定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主要危险源基本情况;2、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3、应急设备与设施;4、应急报警、通讯联络方式;5、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6、事故后的恢复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