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同济大学校史

同济大学校史_第1页
1/6
同济大学校史_第2页
2/6
同济大学校史_第3页
3/6
同济大学校史(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同济——“同舟共济”合作共济之意思1907-1916 年 1907 年 10 月 1 号:上海德文医学堂正式开学,埃里希•宝隆为医学堂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1908 年 "德文医学堂"中文名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1909 年 宝隆博士在上海逝世,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1910 年德国政府及工商界决定在医学堂的基础上开设工学堂。 1910 年 12 月 10 日 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出任工学堂基金会负责人,筹集资金。 1912 年 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1912 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根据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第一次毕业考试,顺利通过并毕业,为同济第一批毕业生。 1917-1926 年1917 年 3 月 17 日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海法租界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 1917 年社会各界联名致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部立即决定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借用吴淞中国公学校舍。 1918 年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 亩筹建新校舍。1921 年新校园竣工后陆续迁入。 1924 年 5 月 20 日 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5月 20 日定为校庆日。 1927-1936 年1927 年 8 月 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同济医工大学建制完善,学教皆优,由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为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国立大学运动"最早的一所大学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1927 年按国立大学法,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1937 年前后增设文学院和理学院。 1937-1946 年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9 月 1 日日本空军轰炸位于吴淞的国立同济大学,经营二十年的校舍被毁,国民政府诉此于国联。 1937 年 9 月起从上海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学校迁至江西赣州时,医学院院长德国人柏德辞职,皮肤科专家宁誉成为同济历史上第一位任医学院院长的中国人。 1940 年学校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辖)。 1940-1946 年 国立同济大学在李庄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945 年 国民政府令设立法学院,12 月开学,之后成为国内大陆法系和法学执牛耳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同济大学校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