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_第1页
1/13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_第2页
2/13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_第3页
3/13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讨论进度摘要: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废水除磷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也是回收磷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吸附法以及结晶法等除磷技术的原理、特点及讨论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综合分析表明,讨论价格低廉、选择性好、易再生的水处理方法是以后含磷废水处理领域的主要进展趋势,未来对磷的回收将是水处理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备受人们关注,它所导致的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快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来源主要包括外部(农业施肥、含磷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等)进入水体的磷,以及水体内部自身底泥沉积物释放出的磷。其中,外源污染是磷的主要来源,湖泊、水库、河流中的磷 80%来自于污水排放。磷通常以低浓度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包括有机磷酸盐、无机磷酸盐(主要是正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其中以正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为主要形态。当然,废水来源不同,各种形式的磷含量也有所不同。典型的生活污水中总磷含量在 3~15 mg·L-1(以磷计);在新奇的原生活污水中,磷酸盐(以磷计)的分配大致如下:正磷酸盐 5 mg·L-1,三聚磷酸盐 3 mg·L-1,焦磷酸盐 l mg·L-1 以及有机磷讨论表明,磷是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因此控制磷的浓度尤为重要,污水厂出水中的磷含量必须达标才能排放。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025-0596) [3]的一级标准为磷酸盐(以 P计)≤0.5 mg·L-1,二级标准磷酸盐(以 P 计) ≤1.0 mg·L-1。因而,进一步深化讨论废水除磷技术,控制磷的排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化肥使用的需求,天然磷资源在不断的减少,所以,深度处理对磷的回收利用也是未来人们极为关切的大问题。1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含磷废水处理技术中,人们采纳了各种工艺来除磷,主要包括生物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以及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所有的除磷技术都是利用磷的循环转化过程,使废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或利用结晶和吸附作用,或利用细胞合成将磷吸收到污泥细胞中的过程,然后再通过沉淀、过滤等分离手段将这些固体同水体分开,从而将磷从污水中去除。1.1 生物法1.1.1 生物法除磷原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