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控中的土地税收政策分析 摘 要:土地政策参加宏观调控是 202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最突出的特点。运用税收政策加强对土地的调控已成为重要的手段。改革我国的土地税收制度,一方面应该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步实施税制改革;另一方面应该考虑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现行税费混杂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土地调控;税收;政策分析 一、我国土地宏观调控的成效 随着经济的持续走高,以及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从 1996 年到 2025 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截至 2025 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亿亩,人均亿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40%,约相当于美国的 1/8、印度的 1/2。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卖地,一些工商企业和房地产商大量囤积土地,土地闲置荒芜、严重浪费。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加宏观调控,土地调控从主要着眼于土地市场的调控,转变为运用土地政策参加宏观调控,五年来,运用土地宏观调控的成效是明显的。首先,土地供应量逐年减少,2025 年土地供应 219 公顷,比 2025 年减少%;2025 年土地供应 180 公顷,比 2025 年下降%;2025 年虽然比 2025年建设用地总量有所回升,但是仍比 2025年减少 7%,比 2025 年减少%。其次,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2025 年对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和大量耗费资源的建设项目,实施了限制和禁止用地,促使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地比重开始降低。再次,优化房地产开发用地结构,保障民生用地的需求。宏观政策出台后,各地普遍加大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的供应量。 二、土地税收政策调控措施及效果 土地宏观调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土地宏观调控中涉及到的土地税收包括土地占有环节的土地税、土地保有环节的土地税和土地转让环节的土地税三部分,其中属于土地使用权取得税类的有耕地占用税;属于土地使用权保有税类的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还包括原来的农业税;属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税类的有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JP+2]近年来,国家土地宏观调控中关于土地税收的调整如[LL]下: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现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过低,不利于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入市。2025 年 1 月 1 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