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产业进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规划基础和进展形势第一节规划基础城市地热能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勘查与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 巨大,并已经形成本土进展模式,为“十四五”时期地热能产业快速进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一、资源概况城市位处复合造山带,按境内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及其赋存形式,分布有浅层 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可能存在深层地热能。浅层地热能(2 米以浅):全省均有分布,岩土体具有热导率高、换热效 果好、可再生能力强、开发适宜面广的特点。估算全省浅层地热能天然储量为 923 万亿兆焦,年可采资源量折合 3.15 亿吨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 积 344 亿平方米;估算主要中心城区浅层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 681.50 万吨 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积 7.43 亿平方米(见表 1-2)。中深层地热能(2 米至 30 米):属水热型地热流体,截止 2025 年底, 全省共有温泉和地热井 307 处,地热流体温度一般在 40-60 摄氏度,流体中富 含人体有益的矿物组分,具有能源和资源双重属性。估算全省中深层地热能流体 资源量为23644.82 万立方米/每年,年开采可利用累计热能量为 476.68 亿兆焦, 折合162.65 万吨标煤,可供暖面积 0.18 亿平方米。深层地热能(30 米以下):指干热岩地热能,我省深层地热能讨论尚属 空白,现有资料表明存在西南册亨-安龙高放射性产热型干热岩和西北大方-金沙 沉积盆地型干热岩两个形成有利区。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省地热能勘查与开发利用程度相对低,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浅层地热能:全省还未开展过区域性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几乎 属于空白。开发利用始于 22 年,22 年至 2025 年以地下水水源热泵开发 方式为主,2025 年之后开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建设。截至 2025 年底,已 建成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 50 余处,供暖(制冷)建筑面积约 5 万平方 米,折合 46.43万吨标煤。利用方式以地埋管地源热泵为主、地下水地源热泵次 之,有少量地表水、污水源热泵。项目类型以医院、办公楼、学校为主,有少量 酒店、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现状开发利用量占总储量的 0.01%,开发利用潜 力巨大。中深层地热能:全省累计完成中深层地热整装勘查面积 31981 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8.15%,总体勘查程度偏低。开发利用以温泉洗浴、康养理 疗、休闲旅游为主,307 处地热异常显示点中,已开发利用的温泉、地热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