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微课(一)课前预习(微视频素材征集以及制作)阶段 以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旋转'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要立足现实生活,布置预习任务和要求,让他们去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旋转图片,并强化班级群进行共享。其次,老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展示关于旋转的微视频,之后再具体分析同学所收集的素材,选取能够用于课堂教学的部分内容。在此过程中,同学对几何"旋转'有了初步的感性熟悉和理解,老师也完成了微视频的素材收集以及制作。 (二)课中教学(微视频展示)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素材提供者上台为大家讲解拍摄经历和过程,然后进行微视频的放映和展示,在此过程中,同学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到所学知识,有利于加深他们的记忆。此外,由于老师采纳了同学提供的素材,同学本人也进行了专门的讲解,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他们也会如实反映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微视频为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最后,经过课堂的学习、讲解、讨论、答疑等各个环节,老师要适当安排一些作业,帮助同学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他们关于知识的理解。 (三)课后巩固(微视频讨论)阶段 在微课教学的最后阶段,老师可以革新教学形式,安排同学家长过来陪同同学观看教学视频,这样能够利用微照片、微视频的形式〔拓展〕同学视野,巩固所学知识。同学之间的互相〔沟通〕和沟通也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同学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老师很好地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辅导者的角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学努力学习、开拓思维、团结协作,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加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 2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强化数学材料的有用性,让课堂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同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用同学喜闻乐见的例子,来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让同学拼-分-画-摆-说;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学习,就与书本学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学"圆的熟悉'时,先让同学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