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力安全管理新思路探究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一)树立安全系统管理理念安全工作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包含人员、设备、物料、检测手段、工艺方法、信息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全天候”的特点,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需要在从生产到流通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制、宣贯教育等各种手段,促进各个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协调好整个系统中每个要素,使其运转处于正常、平稳状态,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摒弃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安全管理主要局限于生产领域,只针对生产领域去了解和处理存在的危险和隐患,片面、零碎地解决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生产主要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等等。要树立以安全系统为讨论对象,针对由人员、设备、电网、自然和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动态安全系统,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安全各要素进行战略重组,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加、全过程、一体化地解决具体问题的安全系统管理理念。(二)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在安全管理过程当中,人不仅是保护的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人是事故的受害者,又往往是肇事者,当然要强调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在管理安全生产过程当中,要摒弃由于受封建社会文化和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而形成的重物轻人,或重技术不重人,靠权力不靠人的以物为中心的思想。要把安全管理活动当中人的因素提到中心地位,深化细致地讨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方法,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三)树立动态管理理念在建设、生产过程当中,受科学、技术、经济等的限制,我们的认识有局限性,从而引发或加剧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而且还会导致一些新的事故产生;人的生理极限也会造成某些行为失误,引发安全事故,人的智力局限也会引起种种失误,受社会、心理、教育等因素影响会不自觉地制造危险,所以不可能杜绝一切事故。安全活动中人、物、人与物三要素均衡协?23?理想化的绝对安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安全只是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对损害和损失这种概率事件的承受、容忍程度。安全度和危险度是一种互补关系:安全度=1-危险度,危险度=危险发生后果×危险发生概率。社会把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安全需要的最低危险度定为安全指标,只要事故率低于此指标,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在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下和不同环境中,安全指标往往是不同的。安全系统中的人、设备、环境等,随时间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