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得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与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图1 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得直线推动 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 25 0~3 0 0次。 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得“线状穴位”与“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得推动,称为分推法,又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与协调。一般分推 20~3 0 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与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 合推法就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与法 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就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与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得作用。 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得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得环旋移动。即: 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 1 5 0~200 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与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运法】 运就是运转得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 1 9 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推法、属推法得一种。也就是小儿推拿得常用手法之一。 医生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得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得环形推动。 运法在操作时,一就是宜轻不宜重,仅就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就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 8 0~100 次。 宜用于弧线状穴位或圆形穴位。 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 主治:发热、胸闷、呕吐等症。运法与旋推法得异同 相同点异同点运 法均在体表作环形推动都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幅度较大 频率较慢,每分钟约 80-100 次旋推法运动幅度较小 频率较快 , 每 分 钟 约 160-200次 【捏法】 以拇指与其她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得挤压、捻动,称为捏法。 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