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2(5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阶段的常规教育所谓常规教育,就是小学生在学校里日常生活、劳动、游戏,更主要的是学习时,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它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的基本手段,更是培育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基础训练。向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学校的各项常规教育,是学校为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任务的根本保证。为了加强班级德育工作,开学初,我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仔细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卫生,思想品德,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法律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教育。一、 常规训练常抓不懈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假如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都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判,应耐心地鼓舞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故事引导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小学生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小学生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喜爱听有趣味的故事,而老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小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了强化教育效果,老师有时还组织小学生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小学生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三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育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结合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