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桩基桩检测及桩底沉渣处理施工技术(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嵌岩桩基桩检测及桩底沉渣处理施工技术摘要 本文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相互对比印证嵌岩桩桩底沉渣厚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纳了高压水流冲切清理桩底沉渣,高压注浆,效果显著。关键词 低应变;载荷试验;钻芯;高压水流冲切;高压注浆 1 前言嵌岩桩桩基对于基岩埋藏较浅的地区而言,是一种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基础型式,它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等一系列优点,但在施工中,若桩身质量存在缺陷或桩底沉渣过厚就会适得其反,造成沉降大、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但此时桩已完成,清理桩底沉渣就困难重重。通过对典型工程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地评价嵌岩桩基桩质量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详尽地介绍了处理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问题的技术方法,与大家一起沟通探讨。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质条件据场区勘察报告,场地下主要地层为:① 层:素填土,黄褐色,色暗,稍湿,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含碎石等杂物,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层厚 2.0~3.0m;②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含氧化铁锈斑,偶有小碎石,土质均匀,切口具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层厚 3.2~5.5m;③ 层:全风化片麻岩,红褐色,色暗,可辨原岩结构,含石英结晶体,局部已黏土化;④ 层:强-中风化片麻岩,红褐色,钻进难,含石英结晶体,勘察未揭穿该层。2.2 工程桩施工某厂设备基础共施工钻孔灌注桩 394 根,直径800mm,扩大头D=1200mm,桩长 12~16m,嵌岩深度 1.5m,桩端进入强-中风化片麻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7200kN。场地地下水位埋深 1.5m,采纳泥浆护壁,正循环带扩底钻头成孔,导管水下灌注施工工艺。3 基桩检测3.1 检测方法及程序工程桩施工完毕达到龄期后,首先采纳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样率不低于 20%;低应变反射波法反映基桩存在缺陷和桩底同相反射明显的桩,采纳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进行基桩承载力检测,抽样率不低于 1%,评价其施工质量和基桩的可使用性;同时应用钻芯法进一步评价基桩的完整性和桩底沉渣;根据科学的程序综合应用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三种方法相互比对和印证,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基桩质量。3.2 基桩低应反射波法检测通过分析该区嵌岩桩低应变动力检测信号,反映桩身混凝土完整,桩径较均匀,个别桩有扩径现象。根据桩底反射波相位和能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