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左翼文学家教案

左翼文学家教案_第1页
1/54
左翼文学家教案_第2页
2/54
左翼文学家教案_第3页
3/54
左翼文学家教案(27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三章左翼文学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和论争,一批左翼作家们在艰难探究中前进着。其中,蒋光慈是一个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第一节 蒋光慈一、生平创作简介蒋光慈(1901-1931),又名光赤,安徽霍邱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五四”时期参加过学生运动。1921 年赴苏联学习,1924 年回国。在此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后结集为《新梦》、《哀中国》两本诗集出版。《新梦》收集了作者留苏期间创作的诗歌。作者以丰盈的激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怀念处于黑暗中的祖国和人民,呼唤人民起来斗争。正如诗人在文中所言,他是用自己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新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中第一部歌颂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也是中国第一部革命诗集。出版后,颇受青年读者的欢迎,对他们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哀中国》是作者回国后,目睹中国黑暗现实而发出的悲愤呼喊,基调由《新梦》的热情澎湃变为深沉凝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批判成为诗集的最强音。二、早期创作1925 年之后,蒋光慈以较多的精力投入小说创作,《少年漂泊者》是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他通过主人公汪中漂泊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五四”以后直到“五卅”前夕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作品中展示了汪中重自发的抵抗到自觉斗争的转变过程,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当时青年的苦闷和觉醒。汪中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当时的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短裤党》完成于1927 年 4 月,及时地反映了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作者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描绘了起义从失败到胜利的过程,歌颂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其中斗争的领导者杨直夫身患重病而坚持工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如此大的规模正面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证据”,《短裤党》可谓是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但作品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人物形象不够鲜亮,艺术上较为粗糙等。三、大革命失败后的创作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蒋光慈思想苦闷,心绪低落。这个时期写有《野祭》、《菊芬》,长篇小说《最后的微笑》等。这些作品虽然以反革命政变为背景,表现了革命者严酷而艰苦的斗争生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较多的小资产阶级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菊芬》和《最后的微笑》中的主人公菊芬和王阿贵都“把枪柄拿到手里了”,但却是用恐怖手段-暗杀去抵抗反动统治者,走上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左翼文学家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