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季防控手足病小常识一、什么是手足病?春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期,手足病是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由多种 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手足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 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 5 岁以下儿童等为多发,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也属 高危人群。二、手足病的高发期从手足病监测显示,每年 3 月底开始,手足病开始高发,到四五 月份达到高峰。每年的 4〜7 月、9〜11 月是手足病的高发期,其中 4~7 月是全年第一波发病高峰期(主高峰期),9~11 月是第二波发病高峰期(次 高峰期)。三、手足病的传播途径手足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仍是以粪传播(即 消化道传播)为主。因此,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的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从入的机会。四、手足病临床表现1. 疱疹手心、足掌心、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 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80%的手足病疱疹可同时 出现于手、足、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腔、臀部等部 位。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病重症,当引起注意。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 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2. 发热手足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 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五、手足病期间饮食需注意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 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 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一用 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腔粘膜的接触。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 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 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 中加入少量菜沫、碎豆腐、碎蘑菇等,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 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 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手足病期间忌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应注意 不吃鱼、虾、蟹。六、手足病预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