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一线操作者的反违章意识是反违章的关键抓人的安全行为治理,须重视提高一线操作者的反违章意识。所谓反违章意识,就是员工对待违章行为的心理、心态和反应。是允许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支持还是抵制。这些意识决定了我们对待违章时的态度和行为。笔者结合预想预知案例,从七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员工反违章意识。一、意识到违章的危害性。事例 1:铺道,抬道,2 人夹伤手指。分析:多人弯腰手抓抬轨道,陈旧落后的作业方式,可用绳索、抬杠移动重物,作业者的脚步移动痕迹必须不在重物落地撞击面上。类似的团体体力遵章作业中的“章”就是正确的操作方法,防范违反人的意愿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发生。事例 2、直流电机车机车头上放物件,防止车辆行进中物品落地,致使车辆翻车或砸伤行人。分析:长期的违章行为,电机车司机没有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的严重后果。事例 3:料车装载 34 根钢梁,超载超长,斜巷提升,滑落。分析: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指明操作者“如何去做”才是正确和安全高效的。假如在班前会上简单的任务安排,而不教授员工如何去做,现场不指导和监督,再简单的工作任务都有省力、快速、懒惰的违章行为动作发生。事例 4:衣物搭在干式变压器上。分析:不利于散热,电气火灾,触电事故。很简单明显的违章行为,必须严厉制止。违规违章作业等自杀,警示语真实地反映了违章违纪的危害。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教育,总结整理工作区域岗位操作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违章行为和严重后果,教授给员工,触动其心灵的安全弦,使一线操作者充分认识和了解违章违纪的严重后果,从心灵上,从行动中,从主观上,自觉、自愿、自动、自发、主动积极地遵守章程、恪守纪律。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章程事例 5:罐笼两边护链,间隔大,尤其是距底部空间大,防止人员晕车、或贫血、高血压等意外摔倒,滑落罐外。分析:煤矿安全规程 381 条,罐门或罐帘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 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 200mm。事例 6:轨道人车座位破烂,存在空洞空间,防止乘客四肢或小物件穿过空洞空间,人员损害,物料落在轨道上致使行进中的车辆翻车。分析:设备完好制度,须用行动来保障。事例 7:人车跟车工,在自身未上车的情况下吹响发车哨子信号,防止车辆启动,摔倒。分析:蒲白人车跟车工岗位安全操作标准,明确规定人车跟车工在自身未上车的情况下禁止发送或吹响发车信号。该名操作者没有意识到,长时间的动作随意性违章行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