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详略得当来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爱国精神。 (2).学习古人把握战机、料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手段: 借助音频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不知同学们是否都看过《亮剑》这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没有,该剧的主人公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有几句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必亮剑,哪怕敌人是一流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不敢亮剑那才叫耻辱;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其豪气何等的逼人!其勇气多么的可嘉!毫无疑问,如想打胜仗,绝对要有敢打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但是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假如只是一味的死打硬拼,而不懂得使用一定的谋略技巧,避实就虚,争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么充其量只能算是逞匹夫之勇,其结局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国破家亡。《孙子兵法》说得好,“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所以说,要战胜强敌,不仅要靠勇,而且更要靠智。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共同了解古代军事家曹刿是如何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的。从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二、检查预习(一)资料沟通PPT11、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进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散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四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