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属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的讨论进展【摘要】 概述了柑橘属常用中药枳实、枳壳、陈皮、青皮、化橘红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生物活性。【关键词】 柑橘属 ; 黄酮 ; 生物活性柑橘属(Citrus) 属于芸香科的柑橘亚科, 包括了柑、桔、橙、柚、柠檬等品种。其中柑橘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物质,除了黄酮苷外,单纯为甲氧基取代的多甲氧基黄酮是芸香科多种桔类所特有的,特别是在其果皮中有较高的含量。目前国内外讨论表明,柑橘属类黄酮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1~3],其主要是从化学成分基础上讨论其功用;而在中医中药讨论领域中,柑橘属中药被认为具有理气功效,可以调理气分、舒服气机、消除气滞,其主要是从整体性出发讨论其药用功效。然而无论是从单一成分功效讨论还是从中医讨论领域的功效讨论出发,药用功效都是缘自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只有明确其物质基础和功效,才能从中医中药的角度、从整体把握柑橘属中药理气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就柑橘属中药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生物活性作一概述。 1 柑橘属常用中药及其功效记载 柑橘属常用中药包括我国传统中药枳实、枳壳、陈皮、青皮、化橘红等药材。枳实的原植物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青皮的原植物主要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青色果皮,始载于金·《洁古珍珠囊》,可以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和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化橘红为化州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具有散寒、利气、消痰作用[4]。虽然在传统中药的应用中柑橘属药材均为理气药,但是其应用又各有侧重。元·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简洁扼要地概括了其药用区别:“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与枳壳治胸膈,枳实治心下同意”[5]。 2 柑橘属常用中药中黄酮的种类和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是柑橘属中药的一类的主要成分,柑橘属中药都是果实部位入药,而果实中二氢黄酮的含量是最丰富的,其次是多甲氧基黄酮。柑橘属中药的二氢黄酮主要包括橙皮、新橙皮苷、柚皮苷和异柚皮苷。由于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这 4 种成分含量的高低也不一样。讨论证实,随着果实的长大和成熟,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会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6]。多甲氧基黄酮是柑橘属的特有成分,自从冷冻红桔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