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施工工艺及方法一、修补施工工艺放样 T 切割 T 冲击破裂 T 碎片清除 T 基础处理 T 界面处理 T 浇筑混凝土 T 养护。二、施工方法1、放样根据混凝土板的损坏类型、程度划定修补范围,视情况放线位置至少应距破损处10cm 以上。当裂缝较长且位置靠近板中央时,可放样凿除半块板进行修补。2、切割按放样的标定线用切割机切割成规则的修补区。对于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采纳有限元分析发现,切割深度宜大于 5cm,对于修补区域的面积宜大于 40cmx40cm,且最好采纳矩形的修补区域,不宜采纳三角形修补区域,这样的修补区域在轮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更有利。3、冲击破裂用风镐等混凝土破裂机具对切割后的修补区路面板进行破裂,使其成为碎片,以便于清除。4、碎片清除经冲击破裂后,路面板已成碎片、碎屑,用修补工具将其清除洁净。5、基础处理假如混凝土路面板破损是由土基或基层的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则应先妥善处理土基或基层,使其满足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也应对基层进行整平和适当夯实处理。6、界面处理开凿的基坑要避开出现薄边断面,周边宜垂直表面切除,下部呈向内扩展状。基坑四壁要避开过于平整,宜凿成粗糙不平的接,以利于新老混凝土更好地粘结。基坑清理好后,将已拌好的界面剂涂刷在基坑四壁及基层表面上;不用界面剂时,可用修补剂和水按 1: 1 的比例拌和为净浆,涂刷在坑槽四壁和基层面上,注意基层表面不得有积水。7、浇筑混凝土根据试验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当修补层的厚度达到 5cm,修补面积大于 1.0m2时,可以在混合料中加入 40%、最大尺寸为 1.0cm 的石子作粗骨料。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倒入开挖处理好的基坑内,立即进行后续工作。各工序应做到衔接紧密,振捣、抹平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抹面、压纹等工作必须在终凝前完成。8、养护在整个养护期间必须保持修补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派专人用麻袋或其他吸水性强的材料淋湿覆盖养护。根据具体预留试件或实际路面混凝土的回弹抗压强度检测情况决定通车放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