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1.1 煤气区域内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当立即汇报当班值长和工段负责人。1.2 少量的煤气泄漏,进行维修时可以采纳堵缝(用堵漏胶剂、木塞)或者打补的方法来实现;假如是为螺栓打补而钻孔,可以采纳手动钻或压缩空气钻床;假如补丁需要焊接,那么在焊补前必须设法阻止漏气。大量煤气泄漏且修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预先分步详细探讨并制定缜密方案,实行停煤气处理后进行整体包焊或设计制作煤气堵漏专用夹具进行整体包扎的方法。1.3 在进行上述修理操作前,必须对泄漏部位进行检查确认,一般实行用铜制或木质工具轻敲的办法,查看泄漏点的形状和大小,检查泄漏部位(设备外壳或者管壁)是否适合于不停产焊补和粘接,检查人应富有实践经验并必须佩戴呼吸器或其他防毒器具。1.4 假如堵漏工作需要停煤气方可进行,事故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煤气泄漏区域、管线、设备的损坏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和制定的堵漏方案联系协调该管线系统的停运工作,并组织实施煤气处理、置换方案。1.5 发生煤气泄漏后,由安全环保部、煤气防护站和事故的发生单位安环科取煤气泄漏区域周围空间空气样,做 CO 含量分析,根据测定的 CO 含量结果,报告现场指挥,由保卫部负责人员的疏散或道路管制,事故单位安全环保科配合让危险区域内人员的撤离及疏通抢险通道。1.6 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根据如下标准进行: 在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许可时间: CO 含量不超过 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CO 含量不超过 50mg/m3(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CO 含量不超过 100mg/m3(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0.5 小时。 CO 含量不超过 200mg/m3(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 15-20 分钟。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 2 小时以上。1.7 带煤气作业的要求: 带煤气作业时应实行防护措施,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并有作业单位专人监护。根据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标准,靠近煤气泄漏部位的带煤气操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如:氧气、空气呼吸器)或其他防毒器具,负责监护的人员不允许随意离开现场。 煤气泄漏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进行警戒,距煤气泄漏现场 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实行防止着火的措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具、降温器材(如黄泥、湿麻袋等),有风力吹向的下风侧,应根据实际情况扩大禁区范围。与带煤气堵漏工作无关的人员必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