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试剂中,能使DNA呈现绿色的是()A.甲基绿B.派洛宁C.双缩脲试剂D.苏丹Ⅲ染液2.用显微镜观察某装片,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不调整光圈和反光镜,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A.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B.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C.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D.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3.乳酸菌在结构上区别于酵母菌的重要特点是()A.有细胞壁B.有细胞核C.无核糖体D.无核膜4.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正常分裂、分化和凋亡对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D.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整个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5.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被。将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发现在蛋白质的加工过程中不能形成糖链。据此推断,此抑制剂可能在哪一种细胞器上发挥作用?()A.内质网B.核糖体C.中心体D.溶酶体6.自然界中存在130多种元素,而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约25种,其中碳元素被称为“生命的核心元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B.生物大分子都含有C,H,O三种元素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生物大分子经过氧化分解最终都能生成二氧化碳7.下面是3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A.1、1、2B.1、1、3C.2、2、2D.1、2、28.有氧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氧用于()A.氧化分解丙酮酸B.促进酶的催化C.与氢结合生成水D.形成二氧化碳9.β一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A.具有高效性特点B.受酸碱度影响C.具有专一性特点D.受温度影响10.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示的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A.甲>乙>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乙=丙11.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引诱剂引诱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在生态学上,这种植物对胡蜂传递的信息是()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食物信息12.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嫩的芽、发育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B.大豆与水稻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C.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D.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13.葡萄糖在真核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是()A.线粒体B.溶酶体C.核糖体D.中心体14.对于在事故中造成深度外伤和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往往采取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的办法预防破伤风。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A.清除侵入体细胞中的病原体B.刺激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C.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D.刺激B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15.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减少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减少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增多16.若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恢复。这说明()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17.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欲将图2一甲所示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变成图2一乙的形态,那么,需要对图甲胚芽鞘进行的实验处理是()18.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19.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一个大约有109个果蝇的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A.2×109B.2×108C.2×107D.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