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措施管理体系与措施施工期间必须建立健全环保体系,实行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严格按技术法律规范要求办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法令规定。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严格控制水土流失,扎扎实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扬尘、排污、噪声、材料漏失等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污染工作。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第二节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1、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环境意识。2、根据总平面布置图仔细搞好施工场地规划,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机械设备归类并整齐停放;材料物资等分门别类及时入库或存放在指定位置等。3、施工场地内的淤泥、弃土和其他废弃物等及时清除运输至指定地点,做到施工期间现场干净。施工任务完成退场时,彻底清除必须拆除的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施工作业队施工操作工人4、优化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努力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对于噪音大的工序,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减少夜间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干扰。5、噪音大的设备,如发电机等要加装吸音减振设施,减少噪音并使噪音控制在 85 分贝以下。在机械选型上要尽可能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机械。6、施工场地排放的污水、废油等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入附近的沟槽内,严禁有害物质污染土地和周围环境。7、做好生活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厕所要有化粪池,生活垃圾要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废水排放入沟槽内,不准遍地乱流,做到生活区卫生、干净,并有专人负责。8、切实抓好交通维护工作,施工便道要作好管理养护工作,路面保持平整,两侧排水良好,雨季无坑洼积水;旱季适当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同时要积极制造条件,努力减少施工期间对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影响。9、临时用地本着减少占地、节约投资的原则。临时设施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地貌并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第三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现场布置井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存放,并随着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耕地占用。2、道路、场地干净保持道路通畅、平坦、干净,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系统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3、材料堆放有序砂石分类堆放成方,砂砾归类成垛,水泥堆放标号清楚,目能成数。各类材料分类插标挂牌,记载正确齐全,库容干净。4、消除施工污染场地废料处理,依据设计要求,按指定地点、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