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的目标为保护改造工程周围的优美环境,保障职工和附近居民身体健康,对本标段施工期中的砼拌合系统的粉尘、噪音、废水,施工作业面的废水,生活区污水、资源等主要影响环境的问题,实行有效治理措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施工期废(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中的一级标准,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施工场地产生噪音达到《建筑施工场地噪音限值》(GB12523-90)。第二节环境保护组织措施1、项目部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GB/T240〜ISO140 )和工程具体情况,依据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的原则建立环境管理体系。2、通过制定环境方针并对环境管理做出承诺,为实现自己的方针和承诺进行策划,编制《环境保护实施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其内容包括: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治理措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以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完工后的场地清理。3、在整个施工期及缺陷责任期内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和合同规定,对水质、土壤、大气、废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污染控制,并测量、监测和评价自己的环境行为,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环境绩效的评审,实现持续改进。4、加强全体职工环保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所有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一次系统的环保思想教育,并印发一本环保知识宣传册。5、建立完善信息沟通渠道,自觉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对施工活动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水平。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一、文物保护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不得移动和收藏,必须保护好现场,防止文物流失,并临时停止作业,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等待处理。土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借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实行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二、防止水土流失和渣场防护1、防水排水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施工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保证不引起淤积和冲刷。雨季填筑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依次进行,每层表面应筑成适当的横坡,使之不积水。2、冲刷与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