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专题:1. 同义和歧义(现代汉语语法基本分析方法)2. 韵律与句法3. 像似与语法4. 隐喻和转喻:语言组合时意义的问题,为什么某两个词之间可以组合,组合的意义是什么5. 焦点和预设:(从语用的角度讲语法)6. 肯定和否定:语言运用的基本理论△基本参考教材: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讨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 年考试方式:小论文(和语言相关都可以)引言:语法导论(语法观)功能学派语法观:语法:广义上是语言的规则。 存在形态: 立足于人而言,语法就是语言能力,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知识。语言规则是客观世界的规则通过人的大脑在语言中的投影。立足于语言呈现形式而言,语法是兼顾语义和语用的编码形式。是对现实规则的一种模拟。形式学派语法观:语法是一个天赋和自主的形式系统认知源头: 儿童语言习得,理据: (1)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此时学习其它的东西智力尚不够。(2)无系统学习,没有意识教,没到年龄,有的还教不会。(3)接触到的东西有很多是不符合语法的。(4) 接触有限,生成理论上无限的句子。(5) 学其它东西差别较大,学语言差别不大。结论: 语言是天生的,“语言习得装置” 是一种独特的能力。语言规则是现实规则的投影。(1)不少语言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形式和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不平行。(如古代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六朝时还指“其他”)第三人称代词由代词演变而来,有的第一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有形式上的差别。为什么:因为说话者(我)和听话者(你)都是在场的,谈及的对象(第三人)不一定在场,所以第三人称代词可以没有,用指示代词来指称。“第三人称是缺席者。”所以,语言规则是现实规则的投影。(2)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是客观世界规则的一部分。其规则有可能影响到语言规则。从认知角度来说,凡是高于社会平均值的量认知凸显性就高,就越容易进入人们的交际。例:①领有动词的程度用法A. 有日子——有好些日子B. 有力——重量重C. 有身材——身材好D. 有学问——学问大他们的程度都是高于社会平均标准的。它原来只是表示临时的意义,但用多了,意义固定下来,放在别的语境中有同样的意思。② 有你的钱花。有你的舞跳。“相当”由表示相待而进展出程度比较高的意思。英语里“even”有同样的表现。③ 这秦香莲真不是玩艺儿,要知道人们发觉受骗后那心情会相当生气的。④ 总的来说相当不错。“相当”的上述用法是新近的事。“相当”作程度词用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