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了人地身心发展具有(D)A.阶段性B.互补性C.顺序性D.差异性2.教育出现阶级性出现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与资本主义教育特征相不一致的是(B)。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发展D.确立了现代学校制度4.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在(D)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C)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6.学校最早出现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这种观点属于(B)A.神化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8.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D)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9.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C?)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1.“十个手指有长短”,这表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2.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A)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13.在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B)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14.教育具有传承.保存古籍文献的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的哪一种功能?(C)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人口16.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权利的因素是(C)A.人口B.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17.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B)。A.人口B.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18.在我国,“教育”这个范畴最早出现在(C)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说文解字》1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2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B)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二、判断题21.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的发展。正确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人的发展。但也可以阻碍人的发展。如应试教育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2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错误。(答案来自2012上真题)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耐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话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3.简述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P306)贯彻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4.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P321-322一.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二.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四.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五.心理咨询六.班主任工作七.校园生活25.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错误学校教育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只是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