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性糖尿病 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别类型得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得继发性糖尿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中得广泛应用与人们对糖尿病认识得进一步加深,类固醇性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关注。 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异常得机制 糖皮质激素就是经典得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因此,其对糖代谢得干扰作用主要缘于它对胰岛素降糖效应得拮抗。具体而言,过量糖皮质激素导致糖耐量异常得主要机制有:(1)促进肝脏中得糖原异生。一方面糖皮质激素促进氨基酸、脂肪酸与甘油三酯得释放,使得糖异生得底物增多,葡萄糖利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能增强糖异生过程得限速酶——烯醇化酶得表达,加速糖异生。(2)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得摄取与利用。讨论显示,过多得糖皮质激素不仅仅抑制胰岛素与其受体得结合,更会抑制葡萄糖转运子 4 向细胞膜得移位与锚着,从而降低了外周组织对糖得摄取与利用。体外细胞培育结果提示,地塞米松明显抑制内脏脂肪细胞得基础以及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得利用,同时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得重要物质,如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激酶 B 等表达也相应降低。(3)糖皮质激素得异常升高增强了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等其它升糖激素得作用。(4)糖皮质激素除了有诱导胰岛素抵抗得作用外,近年来得讨论更进一步揭示了其对胰岛功能还很可能有损害作用。大量得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葡萄糖刺激后得胰岛素得释放。 类固醇糖尿病得流行病学特征 类固醇性糖尿病得发病率因其原因不同而有差异。Cushing 综合征患者中约 60%~90%可出现糖耐量减退,达到类固醇糖尿病得约占 Cushing 综合征人群得 30%~40%。但关于运用糖皮质激素人群得类固醇糖尿病发病率问题,目前尚缺乏较大规模得调查讨论,一些小样本病例得统计结果有所差异,数据约在 8、8%~40%左右。这一差异可能与所观察得病人数目少,原发病病种不同等多种因素有关。 等汇总得器官移植后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得病人得资料显示,原本没有糖耐量异常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几年后约 10%~20%得患者发生糖尿病。综合现有资料,目前认为,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糖尿病得发生率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 年龄:年龄就是公认得影响因素。年长者,特别就是 40 岁以上得患者在运用了糖皮质激素后,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这可能就是因为随着年纪得增长,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就很容易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