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一、组织领导制度1、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靠上抓、齐抓共管 的领导体制。2、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三个文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一起检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年度工作细化、 量化,层层分解,签订责任书,落实到系统和部门,形成严格监管、严 格考核、严格奖惩的管理机制。3、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和法律规范,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制度 化、法律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各项制度要落实到位。4、建立精神文明办公室,配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工作人员, 仔细履行组织、协调、监督的职能。5、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财政保障机制,落实文明办专项经费和各种教育 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健康进展。二、分工负责制度1、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 确责任、明确奖惩。2、主要负责人总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工作,搞好总体决策、组织、 指挥、落实工作;班子成员和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并对主要的活动任务挂靠包干,负责落实。3、文明办是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织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组织、指导、 协调、监督、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抓好具体任务的贯彻落实。4、工会、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要结合职能,在群众生精神文明创建 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担负起组织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建任务。三、会议制度1、每季度召开一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讨论精神文明建 设工作,及时总结情况,讨论决策,制定措施,促进工作有效开展。2、每年度召开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任 务措施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广阔党员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四、检查督导制度1、每半年一次对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重要 工作活动及时检查、抽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2、强化社会监督,聘请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作 为社会监督员,对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全面监督。3、设立举报电话、意见投诉箱、监督台等设施,接受群众监督;实行 调查问卷、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4、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片包点活动,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督导督查督 办。五、奖惩激励制度1、按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比结果,对成绩突出的按有关文件给予奖励。2、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