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疗法律规范(2025 年版)-其他应激障碍其他应激障碍主要包括延长哀伤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去抑制性 社会参加障碍,以及包括适应样障碍和持续性复杂居丧障碍在内的其他特 定的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一、延长哀伤障碍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是指丧失亲 人之后持续的哀伤反应,持续往往超过 6 个月,且难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得到缓解。延长哀伤障碍的高危患病群体包括女性、老年人、文化程度 低者、家庭收入低下者及非优势种族者。此外,有流产史、儿童期分离焦 虑、童年虐待、父母离世、与逝者关系亲热、对逝者过度情感依赖、不安 全的依恋关系、暴力性的致死事件、对亲人的去世缺乏心理准备、缺少有 效的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会增加个体患延长哀伤障碍的风险。延长哀伤障碍的临床特征是以丧亲事件为中心、的、持续性的、极度 的痛苦体验。一方面患者对逝者过度追忆,表现为患者常沉醉在对逝者 的缅怀之中,不愿接受逝者已逝的现状,仍旧幻想着重新相聚。患者对 与逝者相关的事物过度敏感,有意识地避开与已逝者相关的事物,对亲人 的离世可能存在过分自责。另一方面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表现为 找不到生活中的自我定位也不愿接受生活中新的角色,难以再次信任他人。 患者与外界隔离、疏远,不会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是与他人建立亲热 关系。另外,患者还会表现为情感麻木,存在孤独的感受,对未来的生活 不抱有希望,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等。根据 DSM-5 诊断标准,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要点:(1)亲近的人离世。(2)每天都想念逝者,或是达到了病态的程度。(3)每天都有 5 个及以上下述症状,或症状程度达到病态:①自 我定位混乱,或是自我感知下降;②难以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③避开接 触能够让人想起逝者的事物;④在亲人离世后难以再信任他人;⑤对 亲人的离世感到痛苦或是生气;⑥自己的生活难以步入正轨(如结交新的朋友,培育兴趣爱好等);⑦在亲人离世后变得情感麻木; ⑧在亲人离世后觉得生活不尽人意、空虚或是生活无意义;⑨对亲人的离 世感到惊慌失措、茫然或是震惊。(4)症状持续的时间至少在亲人离世后的 6 个月以上。(5)上述症状导致了有临床意义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 的功能受损。(6)上述症状无法用重性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或创伤后 应激障碍等疾病加以解释。延长哀伤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讨论表明,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