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枯水期航行保障措施方案(1)枯水期的特征枯水期船舶航行的重中之重是防搁浅,特别是行径洪水期过后发 生突变而未预见的航道。船舶驶入不适航浅水区时,船舶和水表面会 发生一些现象,这就说明船舶已经驶入不适航的浅水区。驾引人员要 留神观察水势、水花,察听水声和经过浅区的各种反应,以避开发生 搁浅事故。这些现象包括:“听”:流水声失常(船员俗称“流水无声”);“看”:螺旋桨转速下降,船尾泥沙翻滚,船尾后面出现“拉流”; 船首向深水一侧偏转(船员俗称“跑舵”)等;“感觉”:船体下沉并发生节律性振动;操纵不灵,舵效降低, 旋回形下降;船舶冲程减少,阻力增加等。(2)枯水期航行做到三个“防止”① 防止搁浅驾引人员要密切注意航行通告、航道通电,及时了解水深变化。 根据航道水深严格控制吃水,留足富裕水深。航行中要正规 望,注 意航标调整、移位、漂流和失明,航经易变航道和枯水期出浅航道时, 必须深测并慢车通过,防止洗浅或搁浅。② 防止浪损防止浪损是船舶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枯水期水面变窄、 水流缓慢,船舶过后的余浪是“硬浪”,易造成浪损事故。因此原油 运输船需要以安全航速并拉开横距行驶,以防止浪损。③ 防止碰撞驾引人员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要“勤 望、观动向、早松车、 主动让”,不抢航;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行驶在正确的航路上,防 止碰撞事故的发生。(3)枯水期航行规定及注意事项① 每年枯水期开始前,船长组织驾驶员和有关船员学习各项枯水 期安全措施,检查和确保助航仪器、机电设备、排水系统和应急设备 等处于良好使用状态。② 船长和驾驶员平常应对航区水道水深、通航宽度、潮流等自然 条件,结合本船操纵性能,悉心讨论枯水期航行操作方法。③ 航行中,应警惕洪水期从上游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浅段,及 水道浅滩的变化和航道的变迁。④ 航经浅水段,船长应在驾驶台亲自指挥。⑤ 进入浅水区前应计算好潮夕,不要“满打满算”,留有富余水 深,必要时抛锚侯潮。⑥ 在浅水区中航行,宜减速稳舵前进,并应派人在船头测深和备 好锚以防搁浅。⑦ 在浅水区中会船和追越时,注意控制航速和横距,防止发生船 吸、岸吸和岸推。若出现船吸现象特征时,即应减速稳船,拉开横距, 并做好碰撞准备。若出现岸吸岸推特征时,应迅速减速,拉开岸距, 稳住船位。⑧ 船舶驶近浅水段和搁浅前时的征兆:a.船头水花声减小,如近浅滩则浪花加大。b. 舵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