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佩他面对烈火焚身却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让我们为之难过;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的刘胡兰,牺牲于铡刀之下,让我们为之痛心;身残志坚,与生命顽强抗争,从而创造出绚丽的生命乐章的张海迪,让我们为之叫好.他们的英雄事迹固然感人,值得敬佩,但平常之中显见非凡,平凡之中蕴含伟大,我们的周围同样有许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人格,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的眼里充溢了泪光.【达人支招】小朋友们,过渡句在全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过渡句?如何运用好过渡句呢?一、什么是过渡句我们在习作时,常常要讲到一个人(或物)的几件事(或几个方面),这中间往往要用一些词、句串联起来,这就是过渡.过渡就像一座桥,衔接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意思.过渡得好,写出的作文就会给人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感觉;过渡得不好,读起来会觉得生硬、别扭.二、如何运用好作文的过渡句1.时间过渡有些作文时间跨度比较大,需要时间的推移来记叙,我们可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把内容衔接起来.如《少年王冕》一课,第五自然段开头“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2.空间过渡有些作文地点变化比较频繁,可以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表示地点的语句放在各段之间,用来衔接上下文.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在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出门外去了.这里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分别从颐和园、知春亭畔、湖边湖面、玉澜堂等处写出了儿童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3.转折过渡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要在内容和意思上做较大的转折,这就要使用转折式的过渡句.如《理想的风筝》中,“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的风筝”就是一个表转折的过渡句,用转折词“然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递进过渡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文章同时记叙了两件事,但为了突出后者,常用前者来陪衬,这就需要进行递进过渡.5.总分过渡当所写的内容由总述到分述,或由分述到总述的时候,需要通过过渡使思路顺利展开或自然收拢.如《万里长城》一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来介绍万里长城的特点,中间分述部分就用“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来过渡,系统地介绍万里长城,使文章前后连贯,易于理解.当然,过渡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习作内容的联系来选择.只有掌握了过渡的技巧,我们写出的习作才能层次分明、通顺连贯.【佳作欣赏】老师,我敬佩您!侯天恩他,领着我走进了知识的殿堂;他,带着我攀登上文学的高峰.当许许多多的老师从我的记忆中淡出的时候,他却像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我的脑海中扎根、发芽,使我至今难以忘记.他就是我四年级的班主任——刘老师.(从若干的老师中选出一位,一个比喻句更是突出对老师的赞美)每当我被难题难住的时候,看到我紧皱的眉头,老师就会俯身鼓励我,让我更有勇气克服困难,有时也会指点指点我.每当我取得好成绩,老师用他笑弯的眼睛告诉我:继续努力,可别骄傲.每当我做错事情的时候,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总是将他的手轻轻地放在我的肩膀上.(作者用了三个并列分句,透过老师那会说话的笑弯的眼睛,告诉人们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老师)在学习中,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就连生活中,他也对我关怀备至.(过渡自然)记得那天,老师让我把作业本发下去,我不小心把作业本扔在了魏代霞的眼睛上,她的眼睛当时什么也看不见了,还直流眼泪.当时我吓坏了,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心理描写细腻)这件事很快被老师知道了,老师轻轻地走到魏代霞身边,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半睁开的眼睛中略微带有血丝,也把老师吓坏了.那几天我的眼睛也由于上火而蒙上了一层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