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一、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二、病因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也能引起本病,但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 病)和血液病等为最常见。 ①先天性动脉瘤,最常见约占 50%;②脑血管畸形,多见青年人;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④脑底异样血管网(Moyamoya 病):青年人多见,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20%;⑤其他原因:感染性动脉瘤、血液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等。原因不明占 10%。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头颅 CT:是诊断 SAH 的首选方法,CT 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 SAH。2、脑脊液(CSF)检查:通常 CT 检查已确诊者,腰穿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3、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内的异常血管。 4、其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动态检测颅内主要动脉流速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CVS)倾向和痉挛程度的最灵敏的方法。四、治疗治疗原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去除病因和防治再出血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 内科治疗 ① 一般处理:SAH 病人应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 4--6 周,床头抬高 15--20 度,病房保持宁静、舒适和暗光。避开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 由于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需审慎降压至 160/100 毫米汞柱,通常卧床休息和轻度镇静即可。头痛时可用止痛药,保持便通可用缓泻剂。适量给予生理盐水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常见,可口服 NaCl 或 3%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 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避开使用损伤血小板功能药物如阿司匹林。 ② SAH 引起颅内压升高,可用 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颅内高压征象明显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 ③ 预防再出血:抗纤溶药可抑制纤溶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常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4--6 克加于 0.9%生理盐水 100 毫升 静脉滴注,15--30 分钟内滴完,再以 1 克/小时剂量静滴 12--24 小时;之后 24 克/日,持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