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全面进展,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同时,促进我部内涵的进展及老师的成长进展,使计算机部形成品牌,办出专业特色。二、组织机构:我部成立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服务、咨询、具体操作、实施。负责人:曹丽丹工作小组:康淑芬焦庆辉陈艳蕊贾敬肖彭秀卿王安杰三、目前存在问题1、计算机专业老师教学任务重,感觉到成天只忙于教学,应付教学,无法开展第二课堂,无法与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开发。2、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软硬件的进展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且教材内容严重滞后。3、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机房条件、老师队伍、学生素养、教学评价等相关)。4、师资力量及其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了理论课、实践课、项目实训课的衔接问题。四、课程改革的目标在课程改革讨论中,其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径、人才培育目标乃至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就业素养,同时又不能以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与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就计算机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我们认为应充分考虑学生能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实施“做中教,做中学”。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具体是:1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第 1 页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2 注重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与有用性。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就业上岗与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4.在 29 年的基础上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中继续深化开展项目教学,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与社会对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