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保分专题八植物的激素调节[考多少·考什么]本板块包括个体稳态(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群体稳态(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两部分,在全国卷中一般考1~2个选择题和1~2个非选择题(分值为15~30分)(一)选择题一般从以下四方面命题,近3年全国卷考情统计如下:考点卷Ⅰ卷Ⅱ卷Ⅲ201920172016201920172016201920172016植物的激素调节T3T4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T1T4T3T5T3T3T4T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T5T5T5T6CT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T5T5考情分析由3年试题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题对本板块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上,对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偶有涉及,而对群落结构演替近3年没有设置考题。(二)非选择题一般从以下四方面命题,近3年全国卷考情统计如下:考点卷Ⅰ卷Ⅱ卷Ⅲ201920120120120120120120120176976976植物的激素调节T30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T31T31T31T29T30T30T31T30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结构综合考查T29T31T31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T32T31考情分析从3年高考试题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结构的综合考查是高频考点;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态也有所涉及。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存联系密切,这些热点问题预计2019年高考仍将是考查的重点。[怎样复习才高效]本板块中个体稳态部分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是高考的热点,近年来考查力度有所增强;群体稳态部分内容主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展开。该部分涉及面广,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考查方式十分灵活。因此复习本板块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思路。(一)从复习策略上看,对不同的题型要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1、对常命制选择题的“植物的激素调节”和“动物内环境稳态”应注重基础知识理解,归纳总结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对种群和群落内容,复习时要把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串连成线,以实现寻门而入,破门而出。2、对常命制非选择题的“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明确知识内在联系,拓宽知识,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二)从复习思路上看,稳态部分重在过程、联系,构建网络是重要的复习措施1、通过比较与归纳,结合实例构建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知识网络(见本书P134“练后循图忆知”)2、采用联想迁移法构建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见本书P125“练后循图忆知”)3、遵循“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挖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分析结构和功能与稳定性(生态平衡)的关系,示例如下:4、将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细胞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细胞代谢知识相联系,建立宏观和微观的知识体系。示例如下:基础保分专题八植物的激素调节NO.1学前自主测评[选择题—练明高频考点]考点一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生理作用1、(2019·烟台一模)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对拜尔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选B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该实验没有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2、将一片明胶或云母插在幼苗尖端和其下部之间,用于研究幼苗的向光运动,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证明()A、幼苗尖端是感光部位B、在弯曲部位,背光面细胞数目多于向光面C、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透过明胶片从幼苗尖端向下传递,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但由于不能透过云母片,幼苗不能生长D、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明胶中解析:选C图中两组间的变量为明胶片与云母片的不同。图示结果证明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透过明胶片影响幼苗的生长,而不能透过云母片,使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