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_第1页
1/5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_第2页
2/5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_第3页
3/5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讨论探讨某厂输煤系统综合治理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办法。1 煤尘产生的原因 1.1 煤尘产生的原因分析 燃煤电厂的燃料进厂后,先后经过翻卸,给煤机械,皮带多段转运、破裂、筛分、犁煤等各种备煤设备进入原煤仓。在整个输送工艺过程当中,伴随产生一次尘化气流。转段落差、破裂设备鼓风量,落煤管与水平夹角、皮带速度等参数值越高,尘化强度就越大。一次尘化气流会把<200um 煤尘扬起,使局部空气尘化而形成尘源。尘源周边的空气被诱导、扰动而形成二次气流。二次气流将一次尘化气流向四周空气扩散、蔓延;充斥在作业现场。由于微尘中粒径<75um 的占有相当比例,它们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能沉降,甚至造成二次扬尘。根据煤尘的特点,它对环境的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1.2 传统除尘系统存在的中足 在传统的除尘系统设计中,我们一致认为主要存在着两点不足地地方。 第一、对输煤产生粉尘的治理;忽略了以防为主,除尘为辅的原则。 第二、设计除尘风量选用过大,造成过量损耗而增加了运转成本。 由于存在着以上两点不足之外,一些电厂输煤更改选型数次,仍达不到治理的目的。这主要是没能削弱尘化强度,不能有效地隔断一、二次气流接触;风量过大,导料槽前端仍冒粉。由此造成除尘系统失效。1.3 综合治理的关键是认识的观念的改变,勇于采纳新技术、新方法、从粉尘的源头着手治理,彻底改变现场的面貌。2 除尘系统的结构及作用原理的探讨 年初以来我们针对燃料系统粉尘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比较和详细讨论,先后分析了五大类除尘系统装置的利弊,本篇着重阐述DSX 的防、除尘系统。 DSX 防、除尘系统是一种负压多吸点高效湿式除尘装置。2.1 系统的结构及部分的作用原理 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局部密封装置--双层导料槽 双层导料槽内有正压、负压两个腔。正压腔内设置了均压装置,其内的气流压力,接近于落煤管入口的空气压力。所以它不但能降低诱导风量,而且有效的缓解了落煤冲击,降低腔内气流速度。还形成了多层阻尼,卸去"飞灰"削弱了尘化强度。负压腔是被抽吸含尘气流的通道。当落煤时,由于胶带受到冲击,部分诱导风通过煤层过滤被挤入负压腔。负压腔与外部隔绝良好,使一、二次气流不能接触。此腔内气流不但含尘量降低,而且气流量仅是单层罩被抽吸量的 1/4~1/3。负压腔内含尘气流速度控制在 15~18 m/s。当到达前端吸罩时,由于急剧扩容,气流速度陡降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