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总结、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一、柱钢筋工程(一)柱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总结:1、梁、柱交接处核心箍数量不足。2、直螺纹连接漏丝不均匀、电渣压力焊不饱满。3、柱主筋变径错误、柱截面改变柱子收头不法律规范。4、柱筋定位箍施工不法律规范,有钢筋偏位的现象。5、柱箍筋规格、间距、加密区高度不符合图纸法律规范,柱箍筋漏绑等。6、柱纵筋没有长短交错、露出长度不符合法律规范。7、柱保护层未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8、层边柱外侧钢筋均未设置弯折、层中柱够直锚设置弯折。(二)柱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1、工人将本是非全高加密的柱子扎成全高加密的柱子,导致上面的箍筋不够;施工班组长未根据层高及图集要求计算出该层应该套多少箍筋,造成梁柱交接处核芯箍数量不足。2、车丝人员未先实验每种规格的丝头应该有几个丝、有多少长度,现场作业人员上下未用螺纹钳拧均匀,造成直螺纹露丝过多或不均匀.上下钢筋未对齐,焊接随意造成电渣压力焊不饱满.3、现场带班不在场或在场粗心大意,导致钢筋规格施工错误,规格施工小了影响工程质量验收不掉、大了浪费钢筋增加工程成本.柱截面改变,翻样未正确翻样或现场施工随意,导致未及时收头、未及时变截面问题。4、施工带班未按要求安排工人施工定位钢筋造成钢筋偏位。5、现场无带班或带班不用心,导致柱箍筋规格、间距、加密区高度不符合图纸法律规范。省工,致使箍筋露绑。6、钢筋翻样人员翻样错误,造成钢筋未长短交错开。存侥幸心理节约钢筋使用短料施工,造成钢筋露出长度不足。7、竖向钢筋偏位、箍筋下料不法律规范、质量人员未吊柱筋进行控制导致柱保护层未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8、钢筋下料错误(三)柱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施工班组长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根据层高及图集要求计算出该层应该套多少箍筋,跟工人进行交底,避开出现梁、柱交接处核芯箍现象.梁、柱交接处核心箍按 10cm 一道施工。2、车丝人员先实验每种规格的丝头应该有几个丝、有多少长度,现场作业人员上下用螺纹钳拧均匀,保证柱子直螺纹连接上下露丝 1 个半。柱钢筋在采纳电渣压力焊时,要注意焊包偏位、空洞,上下钢筋对齐,保证焊剂质量、把握焊接时间,电渣压力焊不饱满的及时割掉重焊。在绑扎过程中,需提前把焊渣敲打洁净后再绑扎。3、现场带班按图施工,钢筋翻样人员按图纸图集翻样,保证柱筋规格符合图纸、柱截面符合图纸、收头符合图集法律规范.4、距混凝土成形面 5cm 一道,上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