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锚固值计算有用总结 框架梁的钢筋有:上部贯穿筋;支座负筋(分边支座负筋和中支座负筋);架立筋;下部筋;腰筋(构造筋或受扭纵向钢筋);吊筋;箍筋;拉筋。 (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两端边支座锚固值根据抗震楼层框架梁边支座的锚固规定:支座宽度 laE 时,采纳直锚,锚固长度为 ma_laE,0.5hc5d;支座宽度 laE 时,采纳弯锚,钢筋伸至支座边(柱纵筋内侧),且平直段 0.4laE 时向下弯锚,弯起段长度为 5d,锚固长度为 ma_laE,边支座宽度保护层 5d。 (2)支座负筋:分边支座负筋和中支座负筋。边支座负筋:在支座里的锚固长度同上部贯穿筋;在边跨里的长度为:第一排负筋在边跨净跨处截断,第二排负筋在净跨处截断,即第一排边支座负筋= 边支座锚固长度第二排边支座负筋= 边支座锚固长度中支座负筋:第一排在支座两边的净跨处截断,第二排在支座两边的净跨处截断。其中 ,净跨长度取相邻两跨的大值。悬挑端负筋的截断点为悬挑端净长。即第一排边支座负筋=2 支座宽度第二排边支座负筋=2 支座宽度 (3)架立筋:起架立作用,当梁上部筋根数小于箍筋转角个数时设置。在跨中处设置,当 梁 上 部 既 有 贯 穿 筋 又 有 架 立 筋 时 , 架 立 筋 的 搭 接 长 度 取 50mm 。 即 架 立 筋 = 2llE(llE=50mm) (4)下部筋:基础梁时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均贯穿,框架梁时下部钢筋一般为单跨贯穿,当中支座两边梁底高差 hc-50)时,支座两边相同直径的下部纵筋可连续布置。下部筋在边支座的锚固同上部贯穿筋,中支座锚固为 ma_laE,0.5hc5d。悬挑段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取 2d。即:边跨下部筋=边跨净长 边支座锚固长度 ma_laE,0.5hc5d 中跨下部筋=中跨净长 2ma_laE,0.5hc5d (5)腰筋:分梁侧面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当为梁侧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5d;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6)吊筋:当梁高 800 时,起弯角为 45,梁高 800 时,起弯角为 60。吊筋=b 250 2(h-2 保护层 in 220d 其中,b 为次梁宽度,h 为主梁高度。 (7)箍筋: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在支座边 1.5 倍的梁高范围内加密,从支座边 50mm 处开始布筋,主梁上有次梁通过的区域梁箍筋照常设置。箍筋=(b h)28 保护层 2.38d 8d 箍筋个数=( 1.5h-50 密区间距 2 (lni- 1.5h 加密区间距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