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报告一、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我行面临的主要信息科技风险:1. 业务中断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是我行信息科技工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我行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对滞后跟不上业务高速进展的脚步。一旦产生软硬件故障、系统超负荷运行、主干网络中断、病毒传播、人为非法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等因素,极易造成银行业务的中断。2. 数据安全风险数据是我行的基础,我行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随着业务的进展,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安全风险凸显。数据安全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窃取,主要是数据遭到窃取或者恶意篡改,导致客户信息资料外泄,引发客户不满,引发法律风险问题;二是数据丢失,主要是受到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存储介质毁坏,导致存储介质中数据丢失。3. 电子银行与网络金融风险电子银行风险主要是电子支付安全问题,包括 ATM 诈骗以及利用钓鱼、木马程序盗取客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一些行为导致的客户资金的损失。网络安全是网络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旦网络安全受到破坏,网络金融风险将一发而不可收。4.系统漏洞风险系统漏洞风险是银行信息系统开发缺陷被发现和利用的风险。系统漏洞风险在系统设计之初难以发现,随着系统的推广及运行,风险将逐渐暴露,一旦被人利用,会对我行造成极大影响。另外,系统的密码泄露和破解,也影响着系统的安全。5.外包风险外包风险主要是外包服务商能否长期稳定地为我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否及时响应并修复系统故障,确保外包业务连续性。我行假如过度依赖外包服务商,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势必会影响我行业务持续开展。二、风险防控工作实行的具体举措和成效针对我行面临的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我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实行以下策略。1.强化数据质量及安全管理建立数据质量常态化管理机制,积累真实、准确、连续、完整的内部和外部数据,确保外围管理系统数据应用质量要求,把控数据外泄风险。上线数据库审计系统,对数据进行监控。能够实时记录数据库活动,对数据库操作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告警,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用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同时加强内外部数据库网络行为记录,提高数据资产安全。上线数据脱敏系统:通过数据脱敏工具,实现数据的抽取、脱敏、装载的自动运行,减少不必要的人机交互过程;实现整个流程的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