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2025~2025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编号: 授课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授课班级: 2025 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任课老师: 宋慕波 二级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 研 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品毒理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 ) 专业课( √ )选修课限选课( ) 任选课( )授课方式理论课讲授(√ )实验(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48学分数3学时分配理论讲授: 48 学时 实验(践): 0 学时 上机: 0 学时一、教材基本信息教材选用李建科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25 年 12 月)出版的《食品毒理学》(第 1版)(“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本教材以系统性、科学性、新颖性和普遍适用性为原则,在系统介绍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全面介绍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毒理学问题;同时,也力求反映毒理学讨论和安全性评价的最新进展,力求将相关学科的最新技术应用到食品毒理学讨论中来。列如本书第九章将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在食品毒理学的应用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绍。全书共分二十章。第一章至第五章阐述学科定义、术语以及论述毒物的体内过程,毒物动力学及毒理机制;第六章至第十章介绍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方法、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法律规范,食品中有互有害物质安全限量标准制定的方法,步骤和风险评估;第十一章至第十九分别介绍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外源性危害物(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钱留,有害元素,霉菌毒素加工污染,食品容顺和包装材料等)的毒理学问题;安全标准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第二十章介绍食品毒理学汉行病学调查方法。本教材内容全面,融系统性、科学性、新颖性和普遍性为一体,非常适合作为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教材。二、课程目标食品毒理学是讨论食品中外源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反应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价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通过毒理学角度分析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健康的危害,检验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食品毒理学的讨论内容、讨论方法和进展趋势。 (2)培育学生从毒理学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中外源化学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