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体会课文逻辑严谨性和例证的精当性。3、深刻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教学重点】提炼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进展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读书人是幸福人》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 1995 年7 月 19 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沟通、交往的幸福回忆。二、作者简介谢冕,1932 年 1 月 6 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中共党员。1945-1949 年在福州三一中学就学。1955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 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讨论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讨论所所长。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谢冕 1948 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 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讨论以及诗歌理论批判。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讨论》(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 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 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 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讨论会优秀成果奖。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讨论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究》主编。三、文章结构第 1 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的观点(“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