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解读] 1.地球公转特点:中心、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4.四季和五带的产生和划分。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1.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一个恒星年。(4)轨道与速度[提示]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无论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球的地轴上端指向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2.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 23°26′。 (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2)“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 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3)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 23°26′之间。(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5)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①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1/2 热带范围。②β=90°-α=北(南)温带范围。③μ=α=90°-极圈的纬度数=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深挖高考命题点]1.[填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2015·重庆卷改编)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________。答案:195°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秋分日时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180°,而寒露日距秋分日(9月 23 日左右)较近且在秋分日之后,因此,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195°。2.[填空]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 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2015·安徽卷改编)图中 M 日最接近________分(至)日答案:夏至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