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十四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31 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解读] 1.掌握区域概念的内涵和特点。2.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点一 区域的含义与特征1.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①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③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④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示] 区域差异性的表现(1)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并非内部地理要素绝对一致,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西北干旱区也存在绿洲,即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只是求大同而存小异。2.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类型及特征① 乡村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② 城镇地域: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4)区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网空间结构类型举例点状工业、城市、商业中心线状交通线、通讯线、供水线面状农业、城市辐射力、工业区网络状交通网络、通讯网络3.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①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②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③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① 地区差异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② 时间变化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时期:三次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