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十五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 33 讲 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考纲解读]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考点一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与以干旱为主的西北地区(1)荒漠化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特别提醒]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耕地、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2)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降水量50 mm 以下200 mm 以下400 mm 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减少(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4)全球荒漠化现状: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24%,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8%。[点睛]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原因的异同:气候、地表物质组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共同的影响因素,但前者是水蚀作用,后者是风蚀作用。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②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 其他重要条件——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