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浆的质量控制点浆是指在煮浆的基础之上,通过按一定比例和一定方法把凝固剂加入豆中,使豆浆凝聚形成豆腐花的过程。在传统豆制品加工工艺过程中,点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过程,点浆过程对产品品质、产品出品率的影响程度在所有工艺环节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点浆老嫩程度对产品品质及出品率的影响,点得太嫩,产品发软或不成形;点得太老,则产品发板发硬,保水性差,出品率低。点浆过程的实质就是在凝固剂的作用下,大豆蛋白和水结合的过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就是蛋白质分子通过凝固剂的作用与水分子的结合形成凝胶网络的过程,这个凝胶网络的稳固性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硬度、韧性、细腻程度等产品品质评价指标。在点浆过程中,对点浆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点浆温度:是指进行点浆时豆浆所具有的温度。豆浆受热以后,豆浆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内能增大,运动速度加快。温度越高,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加入凝固剂以后,与凝固剂中的钙、镁离子结合的机会也越大,凝固剂与豆浆的反应速度也越快。但豆浆和凝固剂的反应速度并非越快越好,需要有一个相对适宜的反应速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点浆温度合适,最终产品才能够具有良好品质,例如的豆腐干点浆温度应控制在 82—85℃之间,卤水豆腐的点浆温度应控制在 80—82℃之间,要求发泡的油炸产品点浆温度应控制在 75℃左右。2、豆浆浓度:豆浆浓度的高低与点浆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豆浆浓度太低,形成的脑花小,保水性差,产品发硬;豆浆浓度太高,形成的脑花太大,造成点浆点浆不匀、蛋白流失等现象。因此豆浆浓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点浆效果及最终产品品质。一般情况下卤水豆腐的豆浆浓度为 8 度左右,内酯豆腐为 11—12 度,豆腐干为 7—8 度,百叶为 7 度。(豆浆浓度为折光仪测量)。3、豆浆的 ph 值影响:豆浆 ph 值大小与最终的点将效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ph 值低,豆浆呈酸性,豆脑花小,产品保水性差,缺乏弹性;ph 值高,豆浆呈碱性,产品太软、易碎或不成形。所以点浆时豆浆的 ph 值最好控制在 6.8—7之间,假如偏酸或偏碱,应着重分析是否是浸泡、卫生及水质等方面出现了问题。4、点浆手法:主要是指豆浆与凝固剂溶液的充分均匀混合,人工点浆条件下,点浆效果的好坏需要很强的经验,下卤速度、搅拌速度、搅拌方式等都会影响点浆效果,但总的原则是豆浆和凝固剂溶液能够均匀充分的混合。除了这三方面外,影响点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