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工艺设计参数ﻫ① 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 5~6h;反硝化不大于 2h,A段:O段=1:3ﻫ② 污泥回流比:50~1 0 0%ﻫ③ 混合液回流比:300~4 00% ④ 反硝化段碳/氮比:BOD5/TN>4,理论 BOD 消耗量为 1、7 2g B OD/g N Ox-—Nﻫ⑤ 硝化段得 TK N/ML S S 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得凯氏氮):<0、0 5 KgT K N/K g MLS S·d⑥ 硝化段污泥负荷率:B OD/ML S S〈0、18 K g B OD5/K g MLSS·d⑦ 混合液浓度 x=3000~4000 m g/L(MLS S)⑧ 溶解氧:A段D O〈0、2~0、5mg/L O段 DO>2~4m g/L⑨pH 值:A 段 p H =6、5~7、5 O 段 p H =7、0~8、0⑩ 水温:硝化 20~30℃ 反硝化 2 0~30℃ ⑾ 碱度:硝化反应氧化 1g N H4+-N 需氧 4.57g,消耗碱度7.1 g(以 CaCO3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 gN O 3—-N 将放出2.6 g 氧,生成3.75g 碱度(以C a C O3计) ⑿ 需氧量 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得氧量称为需氧量(KgO2/h)。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 Ro 应包括这三部分。 Ro=a’Q S r+b'VX+4、6Nr a’─平均转化 1K g 得 BOD 得需氧量K gO 2/Kg BOD b'─微生物(以 VSS计)自身氧化(代谢)所需氧量 KgO 2/K gV SS·d. 上式也可变换为: Ro/V X=a’·QS r/VX+b’ 或 R o/Q S r=a’+b'·V X/QS r Sr─所去除 B O D 得量(K g) Ro/VX─氧得比耗速度,即每公斤活性污泥(VSS)平均每天得耗氧量 K g O2/K g VSS·d R o/QSr─比需氧量,即去除1KgBOD 得需氧量 K gO 2/KgBO Dﻫ由此可用以上两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a’ b’ﻫNr-被硝化得氨量 kd/d 4、6—1kg N H3-N 转化成 NO3-所需得氧量(KgO2) 几种类型污水得 a’ b’值⒀ 供氧量─单位时间内供给曝气池得氧量,因为充氧与水温、气压、水深等因素有关,所以氧转移系数应作修正。 ⅰ、理论供氧量1、温度得影响 KLa(θ)=KL(20)×1、0 2 4Q—2 0 θ─实际温度 2、分压力对 Cs 得影响(ρ 压力修正系数) ρ=所在地区实际压力(Pa)/101 3 2 5(Pa) =实际 Cs 值/标准大气压下 Cs 值 3、水深对 Cs 得影响C sm=Cs/2·(Pb/0、1 013+Qt/2 1)C sm─曝气池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