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文中的字词句,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品味文中语言特色,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通过文本研习,领悟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与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中字词的细细品味,体会文章独特的语言韵味,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出自我们之前学过的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 明确: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日将再次和柳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由《小石潭记》中的佳句导入,可引起共鸣,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三、研读课文 1.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①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标记解决。 ②老师范读:补充注释。 斫(zhuó):砍伐。 遁(dùn)隐:躲避、隐藏。 ③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语调。(解说: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学习, 以便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③集体解疑,老师点拨。 ④复述主要内容。 3.三读课文,难点突击 品味文中语言特色...